2020南京創新周 電競風起名城開啟“榮耀之門”

“集合,准備團戰!”熟悉的台詞激情喊響,台上的選手摩拳擦掌,線上線下百萬“游戲迷”們早已熱血沸騰。6月25日,第六屆王者榮耀高校聯賽全國總決賽火爆開戰,2020南京創新周高潮迭起。
今年5月,全省首個電競產業集聚區在江寧開發區揭牌。項目落地僅一個多月,就以舉辦首屆中國·南京電競產業發展論壇和落戶兩大頂級游戲IP的輝煌“戰績”,彰顯不一般的“電競速度”。
“搶發聲、落平台、聚資源,加快打造‘電競+’城市新名片。”江寧開發區負責人表示,電競產業集聚區的使命,不是簡單地從空間上實現相關企業“物理集聚”,而是整合電競產業資源、打造電競產業集群、營造電競產業生態,進而釋放文化科技體育跨界融合的“化學效應”,形成數字經濟“新增長極”。
電競風起!南京,這座古老的創新名城正打開“榮耀之門”,乘風而上,馭風而進,掘金數字經濟,精耕產業沃土,協同發力新基建、新產業、新消費、新都市,劍指長三角地區電競產業新高地。
跨界融合,開辟“市場藍海”
“電競≠游戲,這是一片千億級的產業新藍海!”這是江寧電競產業集聚區運營公司、南京光原文化總經理蔣曉飛見到記者后,說的第一句話。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給出的定義:“電子競技運動就是利用高科技軟硬件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去年4月12日,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列為中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競賽項目。
“在電競運動的概念中有兩個基本元素:電子、競技。”業內人士分析,“電子”是方式和手段,類似於傳統體育運動項目中相應的器材和場地﹔“競技”指的是本質特性,即對抗、比賽。電子競技作為一個體育項目,對抗、比賽是最基本的特征。兩大領域跨界融合,派生出一個龐大的新興產業。
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電競整體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到2021年,僅電競生態市場就將達到553億元。今年疫情期間,用戶線上娛樂需求激增,游戲電競產業取得爆發性增長,今年1-3月,移動游戲市場收入達550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率超49%。艾瑞咨詢首席分析師郭成杰認為:“作為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電競已成為數字消費經濟新的增長點。”
南京作為首批中國軟件名城,坐擁豐厚的高校院所資源,發展數字經濟稟賦得天獨厚。但打開“中國電競產業區域分布圖”,北京、西安、成都、武漢、上海、杭州、重慶等城市已捷足先登,但在江蘇、在南京尚是空白。當下,南京正舉全市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全省首個電競產業集聚區應運而生。
“打造長三角電競企業的‘培養皿’,實現電競產業鏈上資本、人才、內容、消費的無縫對接。”蔣曉飛說,作為政府引導,企業化運營的產業服務平台,集聚區將提供產業資源、信息、融資、人才、咨詢、媒體、政策等一站式服務。到2022年底,將引入40至60家電競骨干企業,每年舉辦不少於15場高端電競賽事或行業活動,構建電競與垂直行業應用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
馭風而進,掘金“數字經濟”
全省首個電競產業集聚區落戶南京江寧並非偶然。在業內看來,是“恰逢其時、正逢其勢。”
從資源稟賦看,江寧開發區產城深度融合,科技創新活躍,高校資源豐富,具備發展電競產業的良好土壤﹔從發展定位看,江寧區在創新名城大坐標下站位“核心區”。“核心區”不僅意味著創新產業的集聚區,更要擔當全市的創新策源地﹔從現實需求看,江寧區是南京乃至長三角地區的先進制造業高地,當下正處於產業轉型的關鍵期。近兩年,江寧主城區大力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向都市型產業、樓宇經濟發力。電競,恰是突破口、發力點。
5G技術的成熟和大規模商用,又打開了制約電競產業發展的最后一道“技術枷鎖”。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電競研究室主任楊越說,在國內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戰略中,三大運營商均把電競產業項目置於突出位置。他判斷,電競不僅將成為下一階段中國體育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國5G戰略能否與當下年輕人的生產生活密切結合的重要因素。
更勁的“風口”已來——南京最近出台《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到2022年,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10000億元,努力打造世界級數字經濟名城。這其中,電競產業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著力點,高度融合了高新技術與文化內容要素,既是科技與文化融合的未來產業,也是接地氣、聚人氣的“溫度”產業,還是生生不息、引領潮流的“新潮”產業,具有巨大的產業爆發力和社會影響力。
搶佔風口,馭風而進,掘金數字經濟!
2020南京創新周期間,首屆中國·南京電競產業發展論壇上,《江寧開發區促進電競產業加快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火熱出爐,《促進電子競技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正式發布。從支持高質量原創電競游戲產品研發,到支持舉辦或承辦高水平國際性電競大賽,再到支持電競場館建設運營、鼓勵進行行業理論研究……一系列“真金白銀”的專項政策,聚焦電競產業關鍵環節,覆蓋電競全產業鏈和全項目周期。江寧開發區以電競+科技、電競+教育、電競+文旅為主導發展路徑,將構建電競產業生態閉環,向著打造長三角電競生態融合創新示范區的目標邁進。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次論壇上,2020CEST中國電子競技娛樂大賽和第六屆王者榮耀高校聯賽全國總決賽兩項賽事IP落戶。在啟動儀式環節,簽約代表登台齊刷刷拔出“王者之劍”——這一細節,昭示著創新名城開創電競產業“王者榮耀”的勃勃雄心。
擁抱未來,打造“產業地標”
裝有阻光玻璃的比賽房、專用光纖網絡、大型LED巨屏,實現全球直播無延時、360度無死角……打開PPT,指著一張“夢想電競館”效果圖,蔣曉飛有些興奮、有些急切。
落地專業賽事場館,是引入電競俱樂部等產業鏈頭部資源、形成產業聚合態勢的基礎,如同伯納烏球場之於皇家馬德裡。當標志性專業主題場館拔地而起,緊隨其后的,將是頭部賽事、上下游企業、產業人才的大集聚,進而構筑一個特色電競產業生態圈。
一個成功案例是,2019年12月13日,粵港澳大灣區電競文創產業中心在佛山市正式揭牌亮相。這一佔地面積約140畝的超大型電競產業小鎮,囊括電競、文創、體育、動漫、泛文娛五大產業主題,擁有超5000平方米的國家A級電競館,涵蓋創意產業辦公空間、特色酒店、潮流商業等多個業態,將打造整個大灣區最潮流、時尚、有趣的泛娛樂青年文化生活圈。
電競產業的魅力和潛力,在於一個“+”號。“電競+教育”“電競+科技”“電競+文旅”……按照江寧電競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從空間載體上,將建設產業園區、孵化加速器、電競場館﹔產業智庫上,打造電競產業學術研究支撐,權威性和有影響力的專業媒體平台﹔產教融合方面,構建電競人才一站式培養體系。此外,組建電競俱樂部、組織專業電競賽事,集聚金融資本、創立行業協會……光是一個“培訓教育”,又細分為電競技能培訓、直播解說、教材開發等領域,每一塊都將是嶄新的市場,巨大的“蛋糕”。蔣曉飛直言, “江寧電競產業集聚區要打造的,一定是南京乃至長三角地區未來的電競產業地標。”
所謂產業地標,露在“地表”的是產業的集聚度和知名度,埋在“地下”的,則是一個系統化的創新生態體系。這其中,人才是根本。2017年,南京傳媒學院在全國開設第一家電競學院,正式成立中國首個全日制本科高校電子競技相關專業。“近水樓台”的人才優勢,為江寧電競產業集聚區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撐。蔣曉飛激情展望:“坐在校企共建的課堂,上課用自主研發的教材,實訓有專業酷炫的場館……今后,從‘電競學院’畢業的學生,在量身定制的‘人才孵化’體系下,將與電競產業集聚區的需求‘無縫銜接’。”
電競產業“苗圃”剛剛種下,政策扶持的“陽光雨露”即精准播撒。6月24日,在中國·南京首屆電競產業發展論壇現場,江寧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愛軍發布了《江寧開發區促進電競產業加快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及《促進電子競技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翻開江寧開發區“專項政策”——優秀人才創業最高獎勵300萬元,電競初創企業每年租金補貼、稅收獎勵、公寓補貼累計可達1000萬元,給予知名俱樂部落戶獎勵和培訓補貼最高1000萬元……從優秀人才到電競企業,從啟動資金到稅收獎勵,江寧開發區連放“大招”,引進匯智互娛、基因電競、曙光之星、工匠社科技等10家電競企業集中簽約、扎堆入駐。
從網絡游戲到新興產業,政府部門對“電競”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今年4月,南京市啟動發展新基建、培育新消費、壯大新產業、建設新都市的“四新”行動,江寧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會祺認為,電競產業在硬件支撐上關聯新基建,在商業模式上屬於新消費,在產業格局上契合新產業,在社會效益上促成新都市,是典型的“四新”產業,發展電競產業正是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經濟新增長點的有效路徑。
一座主題場館,將成為長三角地區的電競產業地標﹔一場國際賽事,將引來成千上萬的年輕人和萬億級計的線上流量﹔一個電競產業集聚區,將在江寧開發區崛起“電競新城”,賦予創新名城核心區全新的價值和內涵……
擁抱數字經濟,電競+寧聚未來。看中國電競產業版圖,南京創新名城又遞出一張閃亮的“創新名片”!
本報記者 王世停
本報通訊員 曹 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